C114通信網  |  通信人家園

專題
2024/6/21 08:16

北京郵電大學張佳瑋:PON在工業(yè)互聯網的關鍵技術及應用

C114通信網  邵鵬慧

C114訊 6月21日消息(邵鵬慧)昨天下午,由CIOE中國光博會和C114通信網聯合舉辦的“2024中國光通信高質量發(fā)展論壇·工業(yè)PON技術研討會”順利召開。會上,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佳瑋應邀作了題為《工業(yè)PON中確定性網絡傳輸技術研究》的主題演講。

張佳瑋表示,常規(guī)PON技術發(fā)展思路主要關注于如何提升網絡帶寬,然而面向工業(yè)互聯場景,工業(yè)PON需要具備更低的時延和更高的可靠性,才能為時延敏感業(yè)務流提供可預測和可保證的“傳輸通道”。張佳瑋指出,要實現重確定性傳輸,就必須要解決PON在帶寬分配方案、注冊和測距機制以及隊列調度機制等三大挑戰(zhàn);結合科研實踐,張佳瑋從MAC層視角,分享了他對于工業(yè)PON確定性傳輸五大關鍵技術的思考。

IT/OT融合承載:工業(yè)PON應用前景廣闊

張佳瑋表示,工業(yè)互聯網分為三個發(fā)展階段,第一階段僅包含工業(yè)控制網絡(OT)。主要針對工業(yè)控制系統內部,也就是工業(yè)I/O和控制器PLC之間的通信,需要極低的時延和抖動保障。

第二階段為工業(yè)信息網絡(IT),IT和OT兩張網絡獨立發(fā)展。隨著企業(yè)數字化轉型,以現代通信技術為基礎的工業(yè)信息網絡飛速發(fā)展,傳輸輔助工業(yè)生產的音視頻、文本數據,對帶寬的要求較高,此時互聯工業(yè)互聯網包含兩張網,一是工業(yè)控制網,二是工業(yè)信息網絡,在初始階段兩張網獨立演進。

第三階段,OT和IT兩張網呈現融合的發(fā)展趨勢。這種共網承載對于傳統通信網絡傳輸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——在一張網絡下傳輸工業(yè)控制信息和工業(yè)數據信息,并且滿足各自業(yè)務的傳輸需求。

張佳瑋介紹,從通信方式講,工業(yè)互聯網的業(yè)務可以分成三類,一類為控制器到設備(C2D),流量特征為周期流、速率低、時延低抖動低。第二類為控制器到控制器(C2C),以等時流為主,速率低、抖動低。第三類業(yè)務為設備到計算機(D2Cmp),通常為傳統的通信類業(yè)務,主要用于輔助生產。以突發(fā)流和異步周期流為主,速率較高、時延較高。

在談到工業(yè)互聯網的典型組網技術時,張佳瑋表示TSN能夠實現較低的時延和抖動,但抗干擾能力、移動性能差,且速率不高;工業(yè)5G移動性較好,但抗干擾能力、時延抖動性較差;PON相比于其他組網技術,抗電磁干擾能力較強,為P2MP結構且傳輸能量大。

降低端到端時延:PON面臨三大技術挑戰(zhàn)

張佳瑋表示,確定性網絡傳輸能力是指通過業(yè)務調度和傳輸行為的控制,為時延敏感業(yè)務流提供可預測和可保證的“傳輸通道”,實現有界時延、抖動和丟包的能力。

張佳瑋指出,PON端到端時延分成五個部分,分別為處理時延、PON MAC時延、發(fā)送時延、傳播時延、以及OLT二層轉發(fā)時延,由于其他三個時延為系統固有時延,所以引起時延不確定性的為PON MAC時延和OLT二層轉發(fā)時延。

張佳瑋總結,常規(guī)PON在確定性網絡傳輸方面遇到一系列挑戰(zhàn):

傳統帶寬分配方案挑戰(zhàn),傳統的帶寬分配機制本質上基于統計復用原理,滿足較低的平均時延,適合傳統通信類業(yè)務,但無法滿足具有低時延邊界需求的工業(yè)業(yè)務。

注冊和測距機制挑戰(zhàn),OLT周期性開啟靜默窗口,用于新ONU的注冊和測距,開啟期間,已經存在于網絡中的ONU不能發(fā)數據,會引入較大時延。

隊列調度機制挑戰(zhàn),OLT與ONU需要對進入PON的以太網數據幀進行處理轉發(fā),常規(guī)PON內部的調度機制,基于優(yōu)先級的隊列映射,雖然一定程度上保證業(yè)務的服務質量,但 OLT基于統計復用原理,在轉發(fā)過程中會導致抖動增大。

從MAC層視角看工業(yè)PON確定性傳輸五大關鍵技術

張佳瑋表示,從MAC層視角,現有工業(yè)PON中實現確定性傳輸有五大關鍵技術。

第一是協作式DBA技術。OLT通過協作傳輸接口與外部設備通信,提前進行帶寬分配,從而減少“請求-授權”過程中產生的時延。

第二是單幀多突發(fā)技術。增加GPON上行幀中光突發(fā)的個數,降低時延。但是過多光突發(fā)會增加系統保護帶寬,從而造成整個PON系統吞吐下降,因此,在實際中需要結合業(yè)務場景設計合適帶寬分配算法,減少多突發(fā)情況下造成的系統開銷。

第三是對確定性帶寬分配算法的改進,介紹了基于時間感知的確定性帶寬分配算法與基于循環(huán)傳輸窗口的確定性帶寬分配方案,通過設計周期性傳輸窗口,保證業(yè)務的確定性傳輸。

第四是網關的抖動補償,在入口網關實現抖動控制,在出口網關實現抖動補償。

第五是基于網絡演算的建模與性能分析技術。根據業(yè)務流量特征,建立業(yè)務到達曲線模型α(t),根據MAC調度策略,建立PON服務曲線模型β(t),根據α(t) 和β(t) ,得到業(yè)務時延上界和系統緩存上界!案鶕辖缰担梢栽O計通信網絡系統,這提供了一個比較重要的意義!睆埣熏|強調。

給作者點贊
0 VS 0
寫得不太好

版權說明:C114刊載的內容,凡注明來源為“C114通信網”或“C114原創(chuàng)”皆屬C114版權所有,未經允許禁止轉載、摘編,違者必究。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我方內容的單位,也必須保持轉載文章、圖像、音視頻的完整性,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本站來源。編譯類文章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;翻譯質量問題請指正。

熱門文章
    最新視頻
    為您推薦

      C114簡介 | 聯系我們 | 網站地圖 | 手機版

      Copyright©1999-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| 滬ICP備12002291號

      C114 通信網 版權所有 舉報電話:021-544511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