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114通信網  |  通信人家園

資訊
2020/6/18 16:12

聯接和計算唯有綠色才有意義:華為是如何做到的?

C114通信網  蔣均牧

C114訊 6月18日專稿(蔣均牧)人類文明加速奔向智能時代的今天,正是踐行綠色節(jié)能減排的最佳時機。

ICT行業(yè)是未來智能世界的基石,也是一個能耗和碳排放“大戶”。國際科學與工程學會(WSEAS)數據顯示,ICT行業(yè)占到全球總用電量的2%,并且這個比例還在迅速增加,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5%。還ICT基礎設施以“綠色”,不僅有其突出的經濟意義,更與社會的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息息相關。

移動通信技術代際的交替,令綠色節(jié)能減排的行業(yè)訴求變得更為迫切。一方面,5G部署將提高行業(yè)的能源效率,每比特能耗僅為4G的十分之一;另一方面,由于可預見的數十倍的流量增長,5G網絡亦將造成一定規(guī)模的能耗增加。唯有從大規(guī)模建設之初就著手解決,才能有所成效。

“能力越大責任越大”,華為作為行業(yè)領導者圍繞于此早已展開了行動。除了做好自身及其供應鏈的各項綠色節(jié)能減排工作外,其數字能源產品線以“以客戶為中心”的創(chuàng)新為牽引,致力于提供綠色發(fā)電、高效用電的產品和解決方案,并積極加強與產業(yè)界及相關利益方的合作,為全世界綠色節(jié)能減排持續(xù)貢獻力量,華為站點能源領域總裁彭建華在接受C114連線采訪時表示。

“過去作為配套存在的能源設備現在成為了網絡的基石,隨著5G'飛入'千家萬戶、千行百業(yè),ICT進一步融合,站點能源的價值不辯自明。同時我們也相信,智能時代的聯接和計算唯有綠色,才有意義。”他以此打開了話匣。

邁向綠色世界:節(jié)能減排大勢所趨

從“天人合一”到“人定勝天”、再到“與自然和諧共生”,人類對大自然的態(tài)度由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”的敬畏變更為“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”的敬畏,經歷了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。

然而,進入21世紀第三個十年,氣候變化、冰川融化、霧霾、生物圈崩潰等種種挑戰(zhàn)依然存在。所幸的是,綠色節(jié)能減排在各國政府、國際組織的關注下已經掀起了全球性浪潮,而科技的進步令我們有可能彌合生存環(huán)境所遭到的破壞。

2020年1月,歐洲議會以壓倒性多數的優(yōu)勢通過《歐洲綠色協議》,開啟“綠色新政”。旨在到2050年,將歐洲建成全球首個“碳中和(即二氧化碳凈排放量降為零)”的大洲。我國政府自2006年開始就將節(jié)能減排寫入每五年的規(guī)劃綱要,經過十數年發(fā)展已經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。

將視線投放到ICT行業(yè),全球移動通信協會(GSMA)、國際電信聯盟(ITU)、全球電子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倡議組織(GeSI)和科學碳目標倡議組織(SBTi)于2020年2月末發(fā)布了基于科學的減排目標(SBT),致力于到2050年幫助移動產業(yè)實現凈零碳排放,占全球30%移動連接數的29家運營商加入其中。沃達豐此前亦承諾到2025年將其碳足跡減少一半,并從可再生能源中購買所有電力。

在這樣的背景下,剛剛更名的華為數字能源產品線(原為網絡能源產品線)致力于從綠色發(fā)電和高效用電兩方面發(fā)力,推動能源生產向清潔能源、可再生能源轉變,推動能源利用從粗放型向高效型轉變。彭建華介紹說,華為數字能源目前已形成光伏、站點能源、數據中心能源、汽車能源四大聚焦方向。其中,面向站點領域,融合電力電子和數字技術,立足“部件高效、系統高效、協同高效”三層級打造綠色網絡能源,以實現“比特管理瓦特,0比特0瓦特”。

據透露,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,華為數字能源累計節(jié)電達到2730億度,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.7億噸,相當于植樹2.2億棵。

三層級高效:打造端到端綠色能源網絡

走過商用元年,5G在2020年進入到大規(guī)模部署的關鍵階段。全球移動設備供應商協會(GSA)最新數據顯示,截至5月中旬,有80家運營商已在全球42個國家和地區(qū)推出了符合3GPP標準的商用5G服務;有384家運營商正在投資5G網絡,這些網絡處于測試、試驗、試點、規(guī)劃或實際已經部署等不同狀態(tài)。在國內,據統計目前已完成超過20萬站建設,預計到今年年底將會建成80萬站,覆蓋全國超過340個城市。

“4G改變生活,5G改變社會”,作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的關鍵使能技術,5G的屬性已遠遠超出ICT本身,其本身的先進性亦毋庸置疑,每比特能耗也遠優(yōu)于4G。但站點疊加5G后,將給供備電基礎設施帶來一系列挑戰(zhàn),包括市電容量不足、電源容量不足、電池備電不足、無法滿足高功率AAU拉遠供電等。

“華為基于對5G網絡演進的深刻理解和業(yè)界成功實踐,結合領先的基礎材料科學,融入功率、電力電子、熱力學、物聯網、AI等關鍵技術,從部件到網絡,提出了'極簡、智能、綠色'的通信能源目標網建網思路,并推出全新一代的5G Power站點能源解決方案、CO-MIMO機房全場景解決方案。”彭建華娓娓道來。

首先,傳統電源只聚焦“整流效率”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對于其他供電環(huán)節(jié),則受限于架構和能力無法兼顧,華為數字能源從“部件、站點、網絡” 三層級著手,打造端到端綠色高效網絡,支持社會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、運營商5G商業(yè)成功。具體來說,在部件層級,依托業(yè)界最高效98%整流技術、材料耐熱技術和相變散熱溫控技術,單個典型站點每年可省電5000度;在站點層級,通過老舊低效改造、室內改室外等措施,結合AI加持的iSolar數字化疊加太陽能、超級快充、智能網管調度及智能協同等技術,可助力運營商實現站站無油、站站疊光,典型站點可節(jié)能50%以上;在網絡層級,基于云化的智能網管,實現市電、電源、儲能、負載之間的整網智能協同,精準識別低能效站點,實現整網站點精準能效管理和能耗優(yōu)化。

同時,智能化升級是華為數字能源近年來的一大發(fā)力點,利用AI、大數據、物聯網等數字技術,其解決方案實現了能源與業(yè)務的實時聯動、全局管理,從而做到站點能源的功率智能和運維智能,驅動能源網絡走向全面智能化。在功率側,開發(fā)出智能升壓、智能削峰、精準備電、精準下電、智能混搭等功能;在運維側,推出每比特能耗可視的站點能源整網數字化看板、智能防盜、遠程維護等功能。

此外,為給5G多頻演進預留未來擴容空間、設備空間,實現平滑擴容節(jié)省投資成本,華為不斷突破功率密度極限,促進電源與儲能持續(xù)向高密化演進。在不同場景下實現免市電改造、免建機房、免增機柜、免換線等,助力5G快速部署,實現端到端TCO最優(yōu)。

5G Power:站點能源從“功能機”到“智能機”的跨越

在2018年10月的全球ICT能效峰會上,華為面向全球運營商發(fā)布了業(yè)界首個全系列5G Power解決方案,為網絡演進提供最佳的能源解決方案。彭建華指出,與傳統“頭痛醫(yī)頭、腳痛醫(yī)腳”的電源方案相比,華為5G Power通過引入AI以及一系列創(chuàng)新手段以打造全場景統一供電平臺,引領“一站一柜,一站一刀”的建站模式,幫助運營商更快、更省、更簡單地建設和運營5G網絡,從而實現了通信電源從“功能機”向“智能機”的跨代轉型。

在綠色節(jié)能減排方面,除了更高電源模塊效率,華為5G Power還可以通過升壓減少二級損耗,使全鏈路能效提升3%;通過精準溫控、按需供冷,再助力站點能效提升5%。同時,該方案采用模塊化設計、支持太陽能供電接入,且運用業(yè)界領先的MPPT技術配合華為自研的高效太陽能模塊,可比傳統太陽能方案多輸出30%的電量,更高效地利用太陽能

根據實際測算結果,華為5G Power可幫助單個站點降低改造成本超過1.25萬元,每年節(jié)電4130度,減少1125千克碳排放。憑借對移動網絡節(jié)能減排的卓越貢獻,該方案榮獲了2019年國際電信聯盟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大獎。2020年,在日本年度規(guī)模最大、影響力最強的ICT展會“2020 Interop東京展”上,獲得基礎設施類唯一一個金獎。而根據華為最新發(fā)布的年報,截至2019年,華為5G Power已在全球84家運營商規(guī)模部署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華為引領的智能鋰電在5G Power解決方案里面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,可以稱作“電能銀行”。“功能機”時代,站點的備電主要是鉛酸電池,功能就是簡單的備電。在“智能機”時代,智能鋰電不僅取代了鉛酸還取代了普通鋰電,除了帶來體積小、壽命長、重量輕等收益,更與智能電源協同起來,實現更多智能化的收益。電能儲存在智能鋰電之中被循環(huán)利用起來,就如同“錢”存在銀行中再循環(huán)流動,從而使得一組智能鋰電發(fā)揮出兩組普通鋰電的價值。

針對機房場景,華為推出全新架構、全制式的極簡CO-MIMO電源解決方案。體積減少55%、承重減少70%、容量提升30%、端到端效率從80%提升至92%,助力運營商原位改造擴容免新租、免新建機房、免工程改造,使能CO機房面向5G極簡演進。該方案亦支持綠色能源接入,滿足ICT設備融合供電和MEC ready。其獨有的CO電源智能儲能系統最大支持6000A超大功率,首創(chuàng)智能鋰電自滅火技術,自身絕對安全、外部起火可自動滅火。

面向未來,站點能源還需要進一步走向能力開放,從傳統通信站,走向站址共享、能源共享,最大化站點資源效率。華為首創(chuàng)超級站點電源(MEC)解決方案,最大化利用站點資源,助力站點從單一通信站走向綜合社會站,從而發(fā)揮站點最大價值,創(chuàng)造更大的社會價值。該方案基于智能綜合電源統一供電架構,全制式輸入輸出、模塊化靈活擴容、超大供備電能力、超大熱處理能力、柜內A類環(huán)境控制能力,支持ICT設備共部署和全場景應用。憑借超大供備電能力,可給商業(yè)、居民進行供備電和EV充電、換電等,實現站點能源共享。其靈活多制式輸出能力可滿足各行業(yè)安全監(jiān)控、防災檢測、戶外廣告等站址租賃。

彭建華在采訪的最后指出,華為能源秉承開放、合作的理念,積極與第三方組織、產業(yè)界合作。2020年初國際電信聯盟ITU組織剛剛發(fā)布的全球5G Power國際標準,華為既是主要的技術貢獻者,同時其亦是第一個發(fā)布滿足ITU國際標準的5G Power解決方案廠家。正是華為能源堅持不懈的創(chuàng)新,引領了全球站點能源技術的發(fā)展,也唯有持續(xù)的技術創(chuàng)新,才能讓能源更加綠色、讓社會更加美好。

更多閱讀:5G Power,Power 5G

給作者點贊
0 VS 0
寫得不太好

版權說明:C114刊載的內容,凡注明來源為“C114通信網”或“C114原創(chuàng)”皆屬C114版權所有,未經允許禁止轉載、摘編,違者必究。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我方內容的單位,也必須保持轉載文章、圖像、音視頻的完整性,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本站來源。編譯類文章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;翻譯質量問題請指正。

熱門文章
    最新視頻
    為您推薦

      C114簡介 | 聯系我們 | 網站地圖 | 手機版

      Copyright©1999-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| 滬ICP備12002291號

      C114 通信網 版權所有 舉報電話:021-54451141